• <pre id="vlfyd"><strong id="vlfyd"><menu id="vlfyd"></menu></strong></pre>

  • <td id="vlfyd"></td>
  • 大公網

    大公報電子版
    首頁 > 評論 > 社評 > 正文

    ?社評/人才簽注新政策 為港注入新動能

    2023-02-10 04:23:25大公報
    字號
    放大
    標準
    分享

      兔年春節剛過,中央送給香港的大禮包一個接著一個。繼2月6日落實兩地全面通關,推動香港各行各業快速?復蘇,內地昨日又公布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新政策,在大灣區工作的內地“六類人才”可申請一至五年的港澳人才簽注,有效期內可以不限次數往返港澳地區。有關舉措有助推動香港和內地交流合作,有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、技術等要素的便捷高效有序流動,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能。

      香港要發展,關鍵在人才。吸引人才的方式主要不外乎兩種,一是鼓勵人才來港定居,這些年來香港已有多個引才政策,效果不錯。在李家超新班子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,又推出“高才通”計劃,反應踴躍;二是鼓勵人才交流,為人才來港創造便利條件。過去,人才可通過商務簽注來港交流,但商務簽注有效期長則一年,短則三個月,每次在港逗留時間不超過七天,不利長期合作。對人才來說,時間是最寶貴的,但辦理商務續簽的程序較繁復,有不少局限。人才簽注政策彌補了有關缺陷,一次簽注,最長有效期可達五年,每次逗留香港時間延至不超過一個月,大大便利了內地人才來港交流合作。

      既是人才簽注,申請者當然是具備足夠分量。以第一類的“杰出人才”為例,包括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,國際知名獎項得主、具重大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等。事實上這一類高級人才都是“香餑餑”,走到哪里都會受歡迎。過去,兩院院士多次來港訪問,但囿于簽證政策的限制,他們在港次數和停留時間有限。新政策實施后就不一樣了,省卻了許多行政手續的麻煩,就有了更多時間與同行伙伴交流和合作,這對香港創科等事業的發展,當然是一大利好。

      另外的五類人才,涵蓋科研、法律、文教、衛健等領域,都有嚴格的定義標準,也都是香港所需要的人才。他們的簽注有效期分為三年或一年,同樣是根據實際需要而度身定做。香港熱切歡迎有關政策。有立法會議員指出,早前在香港舉辦活動,邀請內地專家來港,但因為拿不到簽注而來不了。若他們有更多機會來香港,可以更容易了解香港的工作和生活環境,未來可考慮來香港工作、創業,這對香港整個產業都有幫助。由此可見,人才簽注政策與香港的搶人才政策之間并不矛盾,而是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。

      本港科技界人士對有關政策也表示歡迎。香港確立了創科發展的幾大重點方向,包括現時非常熱門的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領域,在這些領域,內地處于國際高水平甚至是領頭羊。便利有關人才到香港交流,香港可少走許多彎路,每一個行業皆可受惠。商界人士亦指出,多了外地人才來港,對消費市道也有促進作用。

      粵港澳大灣區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,是深入貫徹中央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決策部署的創新舉措,有利促進高水平開放,促進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,有利深化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。特區政府及各界應充分用好這一利好政策,在推動政策對接、便利兩地人才交往,以及完善人才交流的制度機制方面,要有新作為。放眼世界,香港對待人才的做法還可以再放開一些,提升“搶人才”的競爭力,對重要的關鍵人才,可以特事特辦,給予特別待遇,把香港打造成區內人才聚集地。

    點擊排行

    日本理论片强奷AA片